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要闻 >> 详情
武伟:养兰花植菖蒲品味如“兰”人生
来源: 掌上温州客户端      时间:2023-08-14 16:14:35

武伟,温州兰花、菖蒲达人。他是平阳县兰花学会、平阳菖蒲学会创建者与会长,也是每年平阳兰花展组织者与策划人。

武伟年轻时与兰花结缘,后又通过养兰入了菖蒲圈,从“养着玩”到奔赴各地兰展高价购入各类品种名兰,再至视“草”如草,不再跟风,回归养花种草陶冶情操的本质,如今养兰花植菖蒲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。

今天,小毛会客厅邀请种草达人武伟聊聊他眼中的兰花与菖蒲。


(资料图片)

不知兰花精贵

一开始就是瞎养

今年5月,阔别三年的平阳县第二届菖蒲文化展在该县视频文化中心举行,吸引众多菖蒲爱好者前来参观,以蒲会友,借蒲识友。

武伟摸着桌上自己培植的菖蒲与记者聊起了种草。

回到故事起点,上世纪八十年代初,平时就喜欢养花的武伟见邻居家养的兰花,风姿绰约、花香淡雅,遂上前询问邻居能不能送他几株,却得到邻居回复说现在不行,要过段时间再送。

当时不懂兰花的武伟心想,就送几株草的事儿,还要挑日子?后来才得知,送兰花还真得挑日子,兰花分苗一般选在春分或秋分时节,这时空气与泥土的湿度适合兰花分家种植,这也是养兰者必备的基础知识。

不久以后,武伟终于获得邻居送的三苗兰花,也就是这三苗兰花给他打开了兰花世界的传送门。

“刚开始就是瞎养,不知道兰花精贵。”在武伟的悉心培育下,这三苗兰花又分出几十盆兰花来,养兰的兴趣也被培养了起来。不过此时的兰花对他来说,跟其他普通花卉差不多,直到福建兰商来平阳收兰花,他才知道他养的兰花如此贵。当时武伟一个月工资才50多元,而一株小小的兰花苗能卖到10元。

时间来到上世纪90年代末,又有兰商来温,这次是兰花发源地之一绍兴的兰商来温卖兰花。

首次看到兰商手中的兰花图鉴,武伟才知道兰花分春兰、蕙兰、建兰、墨兰、寒兰、春剑、莲瓣兰七大国兰,同时也才知道自己养的兰花叫大叶青,属于建兰,在温州已有几百年的种植历史,是最好养的兰花品种之一。

自此,武伟养兰开始入门了,略懂养兰知识皮毛的他向兰商买兰花,当时常去的地方是温州的将军桥花卉市场,三苗小葱大小的春兰就花了他5000多元,后来又去黄岩买蕙兰,也是花了五六千元。此外,只要得知哪儿有兰展就去看去拍照,他爱兰的热情一发不可收。

视草如草

可以喜欢不要跟风

从养兰花到种菖蒲,都是缘分使然。2014年,武伟在网络上搜索兰花时,发现有位上海卖家在出售菖蒲。出于好奇心,不懂菖蒲的武伟花了几百元买了一颗纽扣大小的菖蒲回家种植。有过养兰经验的他,这次不再盲目瞎养,而是先去翻阅养菖蒲的资料。原来菖蒲在中国古代就深受文人墨客喜爱,因为菖蒲可以吸收点油灯所产生的有害气体。读书人看书累了,还可看绿植菖蒲缓解眼睛疲劳。菖蒲叶尖的晨露则能当眼药水,用手抚摸菖蒲叶片还会发出阵阵草香可提神醒脑。养菖蒲有这么多好处,怎能叫人不爱呢?菖蒲原产我国,日本引进后经过园艺培养产生了不少新的品种,最近十年,经过从日本引进的园艺菖蒲,菖蒲又慢慢进入中国花卉爱好者的视野。

武伟回忆说,十年前菖蒲刚在平阳流行的时候,追捧者趋之若鹜,价格比较昂贵,一位女士得知武伟家中养菖蒲,就提出花五百元购买一盆菖蒲。多年后这位成了茶艺师的菖蒲爱好者与武伟聊起,当年是拿着买化妆品的钱去买菖蒲,直道热爱使人盲目。

菖蒲价格在2016年左右到达了高峰,一位当年武伟主动套近乎的福建花商,转头向武伟示好,让武伟把家中菖蒲“黄金姬”卖他几株。猜猜这名花商花了多少钱购买?四盆小小的菖蒲就花了一万元,这也是武伟种植菖蒲数额最大的一笔交易。

“养兰花也好,植菖蒲也罢,你的职业不是花商,不用跟着市场走,要视草如草,不要跟风。”武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那些养兰花植菖蒲的爱好者。有一次武伟参加厦门花展时,看到一株样子并不好看的菖蒲被栏杆围着,只能远观。武伟询问物主,这株菖蒲的亮点在哪儿,值得这么保护?该主人摘下菖蒲叶子在手上搓了搓,把叶子放在武伟鼻下,一股茴香味沁人心脾,后来武伟才得知这个精贵品种叫“香苗”。

不久之后,武伟去四川旅游,在一家餐馆又看到了“香苗”,不过它就被随意地摆在厨房窗边。餐馆老板见武伟一直在打量这株不起眼的草,就对武伟说,喜欢就分点回家种,不要钱。武伟问老板为什么把这草放厨房窗边?老板说这草可以当香葱用,菜肴出锅的时候摘下几片叶子丢上去特别香呢。

这件事对武伟的触动挺大的,兰花与菖蒲本质上就是草,在花商手里身价就百倍甚至千倍,在普通人手中就是一株草。所以普通人不要学花商,种草就是用来陶冶情操。

这几年武伟家中“草”越来越多,他也想着给这些“草”重新安个家,于是在平阳购买了一套有好几个阳台的新房安置它们。此外他也慢慢减少工作量,以抽出更多时间去照顾这些花花草草。

身为“武氏鼻炎散”发明人的武伟笑称,他有时候也会学那位四川的厨子,让草发挥本身的用处,把当年舍不得折腾的菖蒲晒干磨成粉入药。

今年65岁的武伟说,等花期到了的时候,阳台就会变成一片兰花园。种草就是他生活的一部分。

花钱买经验

从菜鸟到兰花会长

初期养兰,学费自然不少交。武伟养兰初期的一些知识基本来源于兰商,兰商说什么兰好,他就买什么兰,有次花大价钱买来的兰花竟是病兰,不久后全部枯萎。再加上那时的他还不懂兰花的习性,经常养着养着就养死了。

为此,武伟在学习养兰知识上狠下功夫,新华书店有售的养兰书籍,被他全部收走,甚至还会托朋友去上海书店购买养兰的书。

随着时间推移,武伟的养兰技术也日渐成熟,身边也聚集了一批养兰爱好者。2008年1月,平阳县兰花学会正式成立,武伟担任会长。次年由武伟组织的平阳首届兰花盆景书画展在昆阳镇文化中心举办,武伟与十多位兰友拿出了一百多盆兰花参展,其中不乏全国兰花展中获奖的兰花。

2008年,中国第18届兰花博览会在温州举行,武伟养的兰花在花博会上获得两个铜奖。“高兴呀,在此之前都是北上南下地去兰展上看别人养的兰花获奖,这次总算轮到我了。”这次得奖,让武伟养兰花的热情越发高涨,购买的兰花品种越来越多,价格也越来越贵,有些动辄成千上万元,后来又专注养七大国兰之一的蕙兰,像金岙素、程梅、关顶、元字、老上海、郑孝荷、庆华梅等名品都有入手。

买兰花会上瘾。“每次去看兰展,看到‘老朵云’就被吸引住了目光,它实在太漂亮了,但价格也实在是太高了。”武伟说的“老朵云”是蕙兰的品种之一,“价格顶峰的时候要十几万,甚至二十多万一苗,舍不得买呀,基本都是与兰友一起拍了照,回家自己慢慢欣赏,后来降价到几万元的时候才收了几株来养。”

兰花娇贵,得配上专业知识。为养出更好的兰花,武伟对家中阳台进行了改造,配上不锈钢栏杆、遮阳网、水槽,夏天还要有电风扇给兰花降温,冬天要防寒霜,还要保持早晚的湿度和温度,甚至种植兰花的土壤需要日本进口的植金石,修建的剪刀也要用进口的。兰花在夏天要晚10点后才能浇水,冬天要在中午浇水,浇完水后要用电风扇吹干兰花叶子上的水分。

武伟说这些都是花钱买的经验,有次身为老中医的他去温州坐诊,把家中兰花交给妻子打理,没成想几天后回家,发现花上万元买的兰花全蔫了,这个心疼呀!从此以后,家中兰花都由他亲自照顾,不再假他人之手。

武伟也不吝分享他的养兰心得,还在《中国花卉盆景杂志》《中国花卉报》《国兰》等花卉专业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,介绍养兰经验。他的《阳台养兰关键是遮阳和增湿》一文获得平阳县优秀论文奖。

原标题:武伟:养兰花植菖蒲品味如“兰”人生

记者小毛

标签: